前不久,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教授的一部新著:《中国经济走向——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改革》(以下简称《走向》)。这部著作选辑了作者从1995
年初至1998年上半年发表的关于我国改革与发展的46篇学术论文和讲话以及20篇记者采访报道。这些论文、讲话和采访报道,从不同角度集中反映了作者在这一时期对我国宏观经济走向和微观经济改革的深思熟虑和冷静思考。其中,作者关于我国宏观经济走势的跟踪分析与政策建议,特别是作者提出的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要长期坚持双紧(紧财政紧货币)、短期适时微调的政策主张,落地有声,切中我国经济运行要害,构成《走向》的一个核心内容和宏观调控理论的一条主线。我以为以下几点特别值得评品。
第一,长期坚持双紧、短期适时微调是一项中长期发展政策。
《走向》明确提出了政策取向必须同时达到的两个目标:一是避免经济的进一步发烧,二是避免用急刹车和全面紧缩的办法带来经济大滑坡。一句话,在体制转轨尚未完成、旧体制惯性尚未根除以前,在传统体制内在的“软约束”、“超分配”的膨胀机制和强烈的扩张冲动消除之前,必须坚持长期双紧的政策,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围绕增长目标“把宏观调控措施在力度上的短期调整置于中长期政策之下”(第206页)。《走向》将此视为“一项具有中长期战略意义的发展政策”(第163页),实践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
第二,长期坚持双紧、短期适时微调要从把握大局入手。大量实践表明,能否真正做到长期坚持双紧、短期适时微调,关键取决于能否正确握大局并从大局入手观察与分析问题。《走向》一书重视对宏观经济运行及其走势的分析,并注意在分析过程中把握大局,针对不同时期国民经济运行的不同特点,客观地和实事求是地做出分析与判断,是其能够长期正面坚持上述中长期发展政策的一个基本前提。
第三,长期坚持双紧、短期适时微调要顺应我国经济总体方向。《走向》一书把90年代中后期我国国民经济总体方向概括为如下三句话:一是目前仍然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二是与体制转轨相适应,国民经济具有继续快速增长的要求;三是国民经济持续高增长与体制转轨带来的物价波动间存在矛盾,必须不断进行调整。据此,《走向》明确提出长期坚持双紧、短期适时微调政策操作的“主线”是:“治理通货膨胀和在‘降温’中保持经济相对快速增长”。
第四,长期坚持双紧、短期适时微调要注意抓住关键环节。众所周知,从1996年开始,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了所谓宏观看好、微观看差、宏观微观反差过大的问题。对于产生此类同题的原因,人们的看法很不一致。一种观点认为,之所以出现此类问题,原因在于宏观紧缩过度,因此应停止执行适度从紧政策、改行放松性政策。针对这种观点,《走向》提出,对于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要做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首先,微观不好首先不是一个需求问题,而是一个供给问题即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的问题。当前出现的企业开工不足,是前些年低水平重复建设、生产能力明显超过市场正常需要的长期积淀所致(第138页)。其次,货币政策松动后,企业仍然感到资金紧张,其深层原因已经不是资金供给问题,而是贷款漏损严重问题,即投入生产的资金少,将大量贷款转投非生产性投机和股市、期货炒作(第140页)。最后,不能一般地和普遍地接受通货膨胀无害论的主张,因为“通货膨胀不会提高长期平均的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率,决定长期平均增长率的是人力资本的投资与效率,是科技进步的速度”(第143页)。“用放松银根的办法,对搞不下去的企业进行变相补贴,只能暂时缓解一些失业,是不可能持久的。况且这种办法只适用于城市工商业,对于广大农村需要从农业转向非农业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是没有用处的。”(第144页)
据此,《走向》明确提出贯彻长期坚持双紧、短期适时微调政策要注意抓关键环节。所谓抓关键环节,就是抓住对国民经济增长和宏观经济走势影响最大的那些环节。只有抓住这些环节,才能做到该紧的,仍然继续从紧;该松的,要在坚持中长期适度从紧的原则下,审时度势,“有重点地、结构性地、适度地和逐步地有所放松”(第147页)。
需要指出的是,在《走向》一书中作者还用较多的笔墨讨论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并着重阐明了通过深化改革促进宏观经济稳定,通过加强宏观调控推进企业改革的政策主张和理论观点。《走向》认为,改革的前十多年,基本上是在旧体制外面让新体制成长,在国有制体制外面让非国有制因素成长,在计划经济体制外面让市场经济因素成长,对于旧体制本身,特别是国有企业体制本身则触动不大。进入90年代中后期以后,改革则从国有体制外部转到了内部。进行国有经济体制内部的改革,使旧体制发生实质性变化,是改革本身已经进入新阶段的标志,同时也是改革能否获得最后成功的关键。宏观经济稳定依赖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更需要宏观调控为其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至此,我们似乎可以进一步领悟到《走向》作者富民强国、呵护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健康高速发展的深刻思想内涵,同时似乎也更清楚地看到了《走向》作者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在积极倡导和推进改革中所表现出的“稳健派”形象。